制砂设备混凝土配合比原则
1、关于细度模数,制砂设备宜取2.6-3.0,不宜大于3.1。
2、关于级配建议在Ⅱ区为宜。空隙率宜控制在42%以下。
3、对于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,硅质石粉可以控制在7%以下;钙质石粉可以取10-15%,以控制水泥、粉煤灰、矿渣粉用量。
4、对于高等级混凝土,硅质石粉含量宜严格控制,如果是钙质石粉含量可以控制在7-10%,对降低拌合物粘性具有显著效果。
5、制砂设备具有碱活性时,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占胶凝材料比例宜为粉煤灰掺量不低于30%;矿渣粉不低于40%;含气量不低于4.0%。
6、制砂设备宜采用具有饱和面干骨料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。尤其是吸水率高的制砂设备。
7、在可以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,尽可能控制坍落度,较小的坍落度,例如120-160mm,混凝土匀质性好,浆骨比低,体积稳定性好。
8、粗骨料采用两级配或三级配分别计量投料,保证级配后的松堆空隙率不大于42%。
9、级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科学界并未达成共识。有的学者认为,细骨料合理的级配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;另有学者认为级配差的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虽然工作性差,但是只要振捣密实,其强度仍然能够满足要求。C.R.Marek认为,已有的细骨料级配标准仅适合用于颗粒形状比较规则的细骨料,对于存在较多针片状颗粒的制砂设备则不适用。
10、TahirÇelik的研究表明,即使制砂设备中的石粉含量高达30%,混凝土抗压强度还是比不含石粉的对照组高。也就是说,常规的石粉含量(5~20%)不会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产生不利影响。当把石粉用于掺合料掺加到混凝土中,会使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。所以不要乱加石粉,但是选择高石粉含量的制砂设备不一定会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。